- 0-6個月/
- 嬰幼兒體溫高是寶寶發燒嗎?詳解嬰兒體溫測量方法
嬰幼兒體溫高是寶寶發燒嗎?詳解嬰兒體溫測量方法

本文將會為大家介紹嬰幼兒體溫高的原因以及嬰幼兒體溫的測量方式,幫助爸媽判斷寶寶體溫高想告訴你什麼訊息,以及嬰幼兒體溫升高與發燒的就醫時機
嬰幼兒體溫的正常範圍略高於成人,有時寶寶的體溫甚至會上升到37度。正常的嬰幼兒體溫範圍約在36度~37.5度。根據測量的方式不同,正常體溫範圍也會有所差異。爸媽很難只透過觸摸寶寶皮膚,分辨寶寶是不是真的發燒。那要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的發燒呢?以下教你六種量體溫的方法:
- 嬰幼兒體溫測量方式1:肛溫
幫嬰兒測量體溫時,最建議使用肛溫測量。因為肛溫是最能接近寶寶身體內部體溫的測量方式。嬰幼兒的平均肛溫約在36.8~37.7度。測量前,先用肥皂水確實清潔溫度計,並以酒精消毒。測量肛溫時,以凡士林潤滑溫度計,並緩緩插入寶寶肛門約1.5公分。
- 嬰幼兒體溫測量方式2:腋溫
對於較難掌握肛溫測量的新手爸媽,可以使用腋溫測量。使用水銀溫度計時,需要先甩甩溫度計,將溫度回復至35度以下。而使用電子溫度計時,也要記得將溫度歸零。測量體溫時,將溫度計夾入寶寶的腋窩並固定。嬰幼兒的平均腋溫約在36.6~37.5度。
- 嬰幼兒體溫測量方式3:額溫
使用額溫槍測量嬰幼兒體溫快速又方便,但容易受到皮膚的表面溫度影響,因此較不準確。如:太陽曝曬、寶寶出汗、頭髮溫度等。爸媽使用額溫槍幫寶寶測量體溫時,也需要排除外在環境影響,才能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的發燒。正常嬰幼兒的平均額溫約在35~37度。
- 嬰幼兒體溫測量方式4:口溫
口溫容易受到口腔粘膜影響,因此溫度會略低於實際體溫。嬰幼兒的平均口溫約在35.5~37.4度。測量前須確實將溫度計消毒,以避免細菌交叉感染寶寶。吃完食物最好休息30分鐘後再進行測量,以免測量結果受食物冷熱影響。測量時,將溫度計放置於口舌之下,並讓寶寶閉上嘴巴。口溫測量需要寶寶配合,因此不建議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使用。
- 嬰幼兒體溫測量方式5:耳溫
耳溫槍所測量出的正常嬰幼兒體溫約在35.7~37.9度。測量耳溫時,將耳溫槍套上乾淨的耳套,並貼近寶寶外耳道緩緩放入。等到耳溫槍發出嗶聲,即可取出。但新生兒耳道較窄,使用耳溫槍可能會影響測量的準確程度。因此醫生通常不建議爸媽使用耳溫槍為三個月以下的嬰兒測量體溫。
- 嬰幼兒體溫測量方式6:背溫
背溫測量適合一個月以下的嬰兒或低體重的新生兒,因為新生兒較不會亂動。測量背溫時,讓寶寶平躺於床上,將溫度計放置於肩胛骨之間,靜待10分鐘。背溫所測量出的正常嬰幼兒體溫約在35~37度之間。
測量方式 | 正常體溫範圍 | 測量時間 | 注意事項 |
---|---|---|---|
肛溫 | 36.8~37.7度 | 1分鐘 | 測量溫度前需要消毒避免感染 |
腋溫 | 36.6~37.5度 | 3分鐘 | 水銀溫度計需要先將溫度計甩至35度以下 |
額溫 | 35~37度 | 數秒鐘 | 用額溫槍測量體溫容易受到環境溫度影響 |
口溫 | 35.5~37.4度 | 3分鐘 | 吃完東西需休息30分鐘後再進行測量 |
耳溫 | 35.7~37.9度 | 數秒鐘 | 不建議三個月以下的寶寶測量耳溫 |
背溫 | 35~37度 | 10分鐘 | 新生兒較適合測量背溫 |